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其实我读过两遍的书并不多,第一次阅读这本书是在 2017 年 1 月份,当时就觉得这是一本很具有实践意义的书,读起来让人觉得很振奋,解答了心中很多疑惑,但那时其实只算是在电子设备上浏览一遍,所以这次特地买了纸质书,仔细梳理了一遍,并写记下了这篇笔记,以备日后随时复习检验。

这本书的主旨:时间本身不可管理,管理自己才是根本之道,一切都靠积累。也就是说,要学会如何利用好你的时间,重视时间的质量。

第 0 章 困境

1. 问题

  • 结论:任何任务都有一个最后期限
  • 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两大主因:拖延症和注意力不集中
  • 看似简单的解决方案
    • 按时开始执行任务
    • 合理估时
    • 专注

评: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东搞一下西搞一下,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回头发现之前要做的任务还没完成。

2. 慌乱

“没时间了”和“时间不够”的恐慌,导致“既勤奋又懒惰”。

评:想起了我自己看书时的心态了,总想着把书赶紧看完,再看下一本,其实是囫囵吞枣。

3. 解决

“没时间了”的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跟时间没关系,时间不可管理,要管理的是我们自己。

一切靠积累。

第 1 章 醒悟

1. 做大脑的主人

学会控制自己的大脑,而不是被本能牵着鼻子走。

控制大脑的典型例子,就是即便在艰苦的处境下,也能冷静思考,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评:在《你的误区》一书中也有类似观点)

一句话概括,就是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不再让自己“跟着感觉走”,成为大脑的奴隶,而是翻身做大脑的主人。

2. 什么是心智

  • 心智不等于智商
  • 什么是心智?一个人的心智是他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也包括他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因为无论是吸收知识还是总结经验,都要经过思考才能得出结论
  • 心智需要“打磨”和“锻炼”
  • 心智这东西“上不封顶、下无保底”

3.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 作者自己的几个亲身事例
    • 小时候去少年宫学编程语言,后来用上了
    • 稀里糊涂地学会了盲打,后来也起到大作用了
  • 结论:不同的人会基于一模一样的原因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
    • 比如上面例子所反映的是,“不知道那东西(对自己)有什么用”既是一部分人(占多数的)决定不学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另一部分人(更少一些)决定去学的原因。

第 2 章 现实

1. 速成绝无可能

  • 人为什么会浮躁
    • 人具有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
    • 很多人不知道“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的道理
  • 期望速成的根源
    • 自己的欲望无限
    • 要完成的事情太多
    • 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
  • 现实
    • 大多数人在从 15 岁到 45 岁这段时间里都是在所谓的理想和扭曲的现实中拼斗挣扎,直到45岁左右才渐出苦海。在这漫长的30年里,由自我满意度持续下降所造成的浮躁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 越是浮躁,就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就越是浮躁。
  • 出路
    • 接受现实
    • 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2. 先有付出然后才有可能有收获

  • 速成不可能,怎么办?
    • 换,也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 现实

    • 我有的
      • 每个人的起点不同
      • 自己的积累的质和量都不够
      • 方法和经验不足
    • 我想要
      • 欲望是无限的
  • 出路

    • 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
    • 在想到“我要什么“的时候,马上提醒自己接下来要花一些时间去思考“我有什么”,后者会在转瞬间让你“脚踏实地”。
    • 最坏的情况无非是发现“我什么都没有”,这也许令人气馁。但其实对任何一个正常人来说,还有时间,还有精力,还有正常的智商就已经足够了。只要努力,只要勤奋,机会总是存在的一我们必须要相信这一点,最好相信到毫不怀疑。

3. 完美永不存在

  • 为什么有人会追求完美?
    • 不知道什么是真的好
    • 大家经常说的“做不好”,其实是“不能一下子做好”
  • 现实
    • 没有什么事情是一下子就能做好的
    • 导致的问题就是“眼高手低”
    • 这个也不做,那个也不做,到最后,已经不是“不做一些事情”了,而是“什么都没做”“什么都不做”,结果“一事无成”。
    • 还有些人为了接近心目中的完美,浪费了大量时间在一些不太重要的细枝末节上
    • 有一些真正优秀的人,也会被别人称作“完美主义者。
      • 事实上,这种描述并不准确。 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他们是有能力做到更接近完美的人,并且,他们一直在努力。
  • 我们应该怎么做?
    • 改变认知: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我们至多能做到接近完美,或者更接近完美
    •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时刻忍耐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否则事情根本无法完成。
    • 最终完成的事情,结果也常常是不完美的。缺憾必然存在。

4. 未知永远存在

  • 我们的误区
    • 害怕未知(基因决定的),害怕不确定的东西,希望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 爱钻牛角尖,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都要“刨根问底”,要把一切都搞清楚才肯罢休
  • 现实
    • 在进入任何一个新领域时,新手都会感到窒息,对于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疑惑、恐惧
    • 一旦无法无法忍受未知的存在,便会导致巨大的压力和焦虑感。
      • 而焦虑是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
      • 焦虑的情绪会让人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但是, 在缺乏理智状态下的任何决定和行为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 怎么改变
    • 核心原则:必须忍受一定的未知,在未知中不断前行
    • 承认自己不可能所有的东西都知道,很多时候,“暂时不去问为什么”比“马上就想搞明白为什么”和“不去问为什么”要好
    • 我们要了解的未知分为两种:一种是永远不能解决的,另一种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也许能够解决的
      • 那些爱钻牛角尘的人最终常常吃亏的重要原因他们总是想“马上解决当时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 “做人难”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从小时候开始就要做一些事情,而为什么要做。只有长大之后才明白
    • 当有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把它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
      • 继续前行,并不意味着忽略这些问题一一它们已被记录在案,也由此获得了被重新审视的机会。不一定当什么时候 在什么地方因什么由头,它们之中的一部分就突然有了明确的解决方案。
      • 当然,之后可能产生答案的原因只有一个一一你一直在前行,你一直在积累,你一直在成长。到有了答案的那一刻,你不再是当初无能为力的你,你已经进化了
      • 很多人没有记录的习惯,以至出现曾经因为思考(疑问就是思考的起点)后“忘了”而失去获得答案机会的情况。

5. 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 为什么这么说?

    • 因为一个人的能力主要是靠积累获得的
    • 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过去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结果,而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未来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原因
    • 越是不满现状,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烈,人也就越浮躁,结果反而心不在焉,做事、学习也不踏实
  • 那应该怎么做呢?

    • 调整心态和提升认知,仔细分析问题,为未来指定阶段性的、可行的目标,而不是只想着一步登天,一开始就想要马上达到不切实际的、最好的状态
    • 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一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而不是只知道抱怨
    • 不要常常觉得苦(这会让人忍不住顾影自怜,浪费精力与时间),而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一一快乐是一种本事
    • 优秀的年轻人几乎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很少对现状不满(可能是他们的优秀使他们难以觉得不满吧),他们热爱自己的生活,他们相对更不在意外界的影响,他们更专注于做事而心无旁骛,他们身处良性循环之中,当然,他们也因此每时每刻都在进步。

6. 与时间做朋友

  • 如何与时间做朋友?
    •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 核心就在于,能判断什么是正确的事情,也就是看它是否实现
  • 必须要看清现实,要牢记下面几个现实,不时地记录、思考与反省
    • 大多数人一生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清现实、看不清自己
    • 速成绝无可能
    • 只有付出才有可能有收获
    • 完美并不存在
    • 未知永远存在
    • 现状无法马上改变

第 3 章 管理

1. 估算时间

  • 侯世达法则
    • 完成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预期的时间
  • 为什么完成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预期的时间?
    • 任务拆分的不够细
    • 对于一个具体任务不够了解
      • 估时不准
      • 在实际解决问题时会遇到一些“意外”,因为其中涉及到一些陌生的东西
  • 如何提高预估时间的能力
    • 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
      • 做任何事情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者陌生程度),然后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 做完事情后,记录一下自己的时间都花在什么地方了

2. 现在就开始做,不要再等啦

  • 拖延症不是指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
  • 拖延症的原因在于恐惧感,不做就可以逃避现实,比如写文章
    • 内因:担心做错、做不好
    • 外因:过于在意外界的评价
  • 其实,拖延症还可能有其他原因(我的个人补充)
    • 因为觉得要做的事情没什么意思,没有“奖励”,比如洗衣服
  • 如何战胜拖延症–>对症下药
    • 对于必须要做的事,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 告诉自己,不管是谁,不管是做什么事,只要做事,就一定会有问题
    • 做事情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困难,事情越有价值,困难就越具规模,只有解决了困难才能真正成长
    • 我们没有必要在意来自他人的、非建设性的负面评价,直接无视(拉黑)他们就行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那些真正有价值的、能够帮助我们提升的建议。

3. 不要回避困难的部分

  • 我们大多数人的一个坏毛病是:只做简单的事情,回避困难的事情,或者只愿意用简单低效的方式做事情,而不愿意花时间、动动脑子想想更高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 解决办法
    • 不要回避困难的问题,因为困难的问题才有价值,往往正是因为你能解决困难问题,而别人不能解决,才能体现出你的优势
    • 每次遇到问题,如果当时想不出好办法,可以先记下来,后面再想想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 所有真正踏实做事的人都知道,任何任务的绝大部分都是枯燥而又无趣的,所谓有创意的部分,可能连 1% 都不到。

4. 拆分任务

  • “三思而后行”
    •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的 3 个方面: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做(How)
      • 如果是要决定要不要做某件事,那就先考虑 What 和 Why
      • 如果是必须要做的事情,那就重点考虑怎么做
  • 思考“怎么做”要从领悟要“做什么”入手,不停地细分、拆解任务,而且越具体越好
  •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怎么做”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
  • 养成一个这样的习惯,会使得一个人变得现实、踏实。

5. 并行任务

  • 养成一个习惯,把要做的事情用纸和笔写下来,然后根据是否需要动脑思考,将它们分成两类——机械式的任务和非机械式的任务,最后将一个机械式的任务和一个非机械式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
  • 将“被动执行”的任务改成“主动执行”,比如不要因为被接电话、收到新邮件、社交软件收到新消息所打断,所以可以定期主动看下未接来电、未读消息。
  • 当一个任务比较庞大,需要划分为多个步骤或者多个子任务时,对这些子任务之间的关系仔细甄别,看看是否优化“执行效率”。比如吃饭时,在排队的同时就可以想想点什么,同时打开支付宝,等排到我时,直接说几句话就搞定了
  • “时间片”(跟“番茄工作法”原理类似)

6. 感知时间

  • 通过记录时间日志来感知时间
    • 知道自己每一年、每一个月、每一天都干了些什么
    • 结果不好的时候可以更容易找到原因
    • 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在估算任何任务的工作量时,都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这样目标也就越来越容易实现,因此也就战胜了焦虑

7. 记录时间开销

  • 养成一个习惯:每天记录时间开销
  • 除了自己经历以外的事情一概不记,尽量不记感想,不记感受,只记录事件本身的过程和结果、以及耗时

8. 制订时间预算

  • 养成另一个习惯:在新的一天正式开始活动前,制定该天的时间预算
  • 制定预算时,为每个任务加上权重
  • 判断一个任务是否“真的重要”只需要一个标准: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确实对达成目标有帮助。
  • 有趣的事不一定有用:每个人都喜欢做有趣的事情,做的时候往往并不关心这件事到底有没有用,或者有多大实际意义。所以,如果不是为了消遣,没必要浪费时间在没有太大意义的事情上。

9. 制订计划

  • 计划成功的前提是:目标切实可行
    • 如何证明一个目标切实可行
      • 已经有人做到了
      • 我与那个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 如果在行动的过程中,才发现目标是不现实、不可行的,及时改变目标和方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 长期计划是需要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
    • 在目标现实可行、方向确定的情况下,辅以计划,才能成功,一般来讲,期限越短,内容越清晰,目标就越容易实现。
    • 做长期计划显然是正确并且必需的,但并非每个人都有制定长期计划的能力。
    • 制定长期计划的能力可跻身最重要的能力之位,拥有它需要挣扎、需要努力、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一上来就制定过长的计划。哪怕制定一个星期的计划,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 有些时候没必要做计划
    • 因为任务非常简单
    • 一开始还一无所知,不知从何下手,此时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
  • 达成目标的关键在于
    • 立即行动
    • 每次受到挫折之后能否吸取教训,只要能够吸取教训,自我调整,那就是进步。

10. 使用列表管理事项

  • 使用列表来管理自己的生活,使自己做事井井有条
  • 随身携带写列表的工具,纸笔或者手机
  • 列表没必要工整
  • 最重要的任务只有一个
  • 如果有了什么新的想法,可以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而不要随便修改原有的任务列表
  • 给每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
  • 列表一旦开始运作,就一定要执行到底

11. 为日常事务制订合理流程

  • 要想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在遇到重复性任务时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再靠进一步的实践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这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 为常见任务制定流程是一个必须养成的习惯。一个人在梳理流程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个中细节。
    • 有些人做事仔细。其实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很早就养成了这个简单的习惯而已。
    • 而另一些人,总感觉自己够聪明,却在实际工作中频繁出错,也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尚未养成这个简单的习惯面已。
    • 这个简单的习惯,日久天长,会让人与人之间产生巨大的差异。观察一下身边的人,你会很容易地找到无数例证。

12. 最好在做事情之前提前预演(不断练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尝试把将要做的事情的整个过程在脑子里预演遍甚至数遍。有些时候,如果面临的任务比较复杂,大脑短期记忆容量不够,可以借助纸和笔(有些人更喜欢使用计算机上的思维导图类软件),用写写画画的方式来辅助自己预演每一个步骤。
  • 需要执行的任务越重要,这种预演就越关键。只过大量的预演或者练习,我们才能够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这也是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之间的选择和差异。
  • 准备充分的人,常常会有出色的表现,最终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而这样的经验会使他更加坚信提前准备的重要性。
  • 我们虽然不能完全克服恐惧、紧张感,但可以以做到习惯让我们恐惧的事物。然而就算是这种退求其次的习惯恐惧,都需要努力和挣扎。努力的方法就是在课前做很多恨多的准备工作。
  • 所有高级特工都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任何动作演练到一定次数,就能准确完成,甚至在无意识的情况下。

13. 制订阶段性验收标准

  • 当我们在制定计划时,同时需要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每个层次的任务都会有其对应的验收标准
  • 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任务,都应该对其认真审视,同时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想办法回答:怎样才算做好?
  • 验收的标准不要太高,也不要完全没有
  • 设计验收机制是一个领导者必须要有的基本能力

第 4 章 学习

1. 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2. 学习的基本途径

  • 体验
  • 试错
  • 观察
  • 阅读

3. 学习的主要手段——借助科学方法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4. 经验局限

  • 个体的经验有限
  • 群体的经验有限
  • 不仅存在无法通过个体或者群体经验获得的知识,还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

5. 自学能力

  • 自学能力的基础——阅读理解能力
  • 检索能力
  • 写作能力
  •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 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
    • 规避“选择性输入”的最好方法——先记下来,日后再反刍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不现实的,因为学习过程不是纯线性的而是曲线的

第 5 章 思考

1. 独立思考

  • 学会独立思考:
    • “当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多少道理的过程。”
  • 不迷信权威
    • “权威不是用来迷信的,权威在更多时候本应该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辅助工具,而且我们在某些方面需要权威的同时,自己也会尽量成为某个方面的权威,这是社会大分工的基本意义。”
  • 不同的人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的差别,就能看出一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
  • “很多人就是这样,坚持拒绝思考,然后用天下最累的方式生活而不自知。”

2. 思维陷阱

  • 造成人们犯形式逻辑错误和非形式逻辑错误的原因
    • 概念不清
      • “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
      • “几乎所有的学习困难和思维困境,都是因为之前在学习基础概念的时候不加重视造成的——没有例外。”
      • “所谓“脑子混乱”的人,其主要特点就是把根本不是一回事的东西当作一回事。因为他们构造世界的概念是粗糙、混乱、未经细分与整理的,所以他们的世界也只能是粗糙、混乱、无法理顺的。”
    •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 “拒绝接受不确定性的一个根源在于害怕复杂、奢望简单。谁不希望一切都是简单的呢?可现实往往就是复杂的。”

3. 因果关系

  • “因果关系分析往往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人们也常常由于因果关系分析错误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且不自知,进而莫名其妙地做出错误的决定,走上错误的路。”
  • 基础
    • 分析任何因果关系,比如针对“因为A,所以B”,基本上只需要从3个层面去审视:
      • A不一定是B的理由。
      • A不一定是B唯一的理由。
      • A不一定是B最重要的理由。
  • 案例
    • “电视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 “学生的水平决定老师的水平”
    • 双盲测试
    • 自证预言
  • 分析因果关系,是我们在决定是否接受某个观点之前必做的功课。
  • 要做到所谓的思维缜密,其实并不难。很多人做不到的原因无非两个:第一,习惯性拒绝思考;第二,不懂得如何思考。而前者往往是由后者长期作用造成的。
  • 想做到“思维缜密”其实很容易
    • 从现在开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如6个月),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或被灌输的每一个念头,甄别其中的因果关系,逐一应用以上提到的种种原则。

摘录来自: 李笑来. “把时间当作朋友。” iBooks.

摘录来自: 李笑来. “把时间当作朋友。” iBooks.

4. 反过来不一定成立

  • 原命题与逆命题的关系问题:“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 用大白话讲,就是原命题是对的,但是反过来不一定成立

5. 举证责任

  • “谁主张谁举证”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惜,大多数人并未在意。事实上,不懂“举证责任”就是一个思考时“误入歧途”的常见原因。
  • 当有一方(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担举证责任的时候,讨论就没法正常进行下去了。
    • 他们的逻辑是:既然你无法证明我是错的,那么我就是对的。这是一种典型的逻辑错误,即“诉诸无知”。
  • 例子(甲把责任扔给乙了):
    • 甲:有人能活200岁以上!
    • 乙:……扯淡,我还真没见过活过200岁的!
    • 甲:你没见过就没有啊?你必须找遍全世界才能证明确实没有!

6. 个案的局限

  •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利用案例来说明道理,但是,在使用案例说明道理的时候,要时时刻刻注意案例和结论之间的实际逻辑关系,尽量避免以偏概全。

7. 对立论证

  • 人们可能基于一模一样的原因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比如第1章中的例子)
  • 不同的人可能对同样的现象,做出截然相反的解释。(比如“上司真的很蠢吗”这个例子)

8. 张冠李戴

  • 有时候,论点和论据之间尽管全无逻辑联系,却可以用一种“显然合理”的姿态绑在一起,一定要警惕这种现象

9. 个人的经验感悟和普适的道理

  •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 每个人都要学会分清“看法与事实之间的区别”,都需要清楚地认识“道理”和“感悟”之间的巨大差异。
  • 个人的感悟不一定普适,道理一般是具有普适性的
  • 并非所有的“感悟”都不是“道理”,但确实在更多时候,“个体经验”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分不清“感悟”和“道理”是很危险的,不仅误己,还可能误人。好心办坏事的,往往都是那些分不清“感悟”和“道理”的人。
  • 有一句话值得牢记:人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挺傻的。(注:其实这句话本身也是需要斟酌的)

10. 克服恐惧

  • 思考训练书籍里总是提到阻碍人们正确思考的诸多障碍,比如我的更好(Mine-is-better)、死要面子(Face-saving)、拒绝改变(Resistance to Change)、顺从多数(Conformity)、简单粗暴的分类(Stereotyping)、自我欺骗(Self-Deception)……所有这些最终都可以归结于人性中根深蒂固的恐惧以及恐惧带来的懦弱。
  • 人人都有弱点,因为人人都有恐惧。恐惧需要克服,勇气需要培养。
  • 那些突然放弃讨论,转而“变”得不理性的人,只不过是因为在那一瞬间让恐惧占了上风,而勇气消耗殆尽。不要以为自己拥有无比的勇气,不要以为自己没有恐惧,总有那么一个时刻,我们的勇气不能抵御我们的恐惧。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理解别人的恐惧呢?

11. 通过改变语言表达的方式来影响思维

  • 有些时候,我们的思维会因我们所使用的语言(表达手段之一)而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恰当而又正确地使用语言,可以帮助修复思维漏洞。

第 6 章 交流

1. 学会倾听

  • 事实上,大多数人并不懂得应该如何有效地倾听。从某种意义上讲,交流的有效与否往往更取决于听者而非说者,反过来说,失败的交流往往源自听者的疏忽
  • 人类讲话的速度往往远低于思考的速度,所以我们在倾听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走神的现象
  • 我们要想办法获得一种或者一些能够用于鉴定已知信息有效性的知识(判定类知识)
    • 有了一些判定类知识后,我们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要尽量用这些知识可靠地鉴定自己大脑中所存储的已知信息(大多是概念类知识)的有效性
    • 在交流进行的每时每刻,这些已知信息的有效性决定了交流过程中“理解”的质量
    • 因为人在理解一样东西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调动一切已知信息去和它进行匹配
    •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收集、整理、修正自己的判定类知识,就好像是为自己编织一张“滤网”,可以把概念类知识中有效的部分留下,而把无效的部分排除
  • 为了真正做到有效倾听,最不应该做的是什么
    • 最需要克制的就是“过早质疑”
      • 在倾听的过程中不善于控制自己、随性发出质疑,是最妨碍有效倾听的行为和心理
      • 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成熟、强大,但只要有一两次能够真正忍住自己发出质疑欲望的经历,就可以得到足够的教训,并进一步养成耐心等待到最后再发出疑问的习惯
      • 就算需要质疑,也一定要等到对方把话说完
  • 为了真正做到有效倾听,应该要做的是什么
    • 回顾
      • 回顾要点,理顺逻辑关系
      • 说话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事实和看法
    • 预期:猜想对方下一步会讲什么
    • 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动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状态
      • 给予说者鼓励性的信号会使说者更容易地进入“倾诉”状态
      • 当面对面交流的时候,听者的反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说者的状态。给予说者适当的反应,是听者为了有效倾听必须做的事情。
      • 在自己状态不佳、心不在焉的时候,“马上停止谈话”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
      • 除了情绪上的反应,我们在更多时候需要通过逻辑上的反应来实现有效倾听。
        • 比如,在恰当的时候使用这样的句式:“那你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

2. 说话的选择

  • 每一句话,其实都是有归属的。
  • 关于说话的建议: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说这个建议更有效,是因为它相比“直说应该说的话”这类建议更为主动,更为长远。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拥有一切,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东西,都要靠努力争取才能获得。(注:也就是建立公信力、威望)
  • 一定要想办法不时做出令人敬佩的事情,这样就会有人主动找你做朋友
    • 赢得尊重是最不能急于求成的,也绝对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实现。因为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观察能力,而且这些人还会相互交流、互通有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尊重只能靠积累获得,这是铁律
    • 有时,我们知道自己说的是对的,可还是没有人听得进去。绝大多数人面对这种情况会多少有些失落,甚至愤怒,可事实上,这往往只说明一个问题——还没有赢得足够的重视
    • 每个人其实都多多少少会高估他人对自己的重视程度,重视和尊重来得往往比我们自己想象的晚很久。绝大多数人因为不懂这个道理,所以总处在“等不及”的状态,反而弄巧成拙,一辈子不可能获得哪怕是一点点的重视,更不用提什么尊重
    • 对很多人来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最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做法
  • 不被理解、不被合理评估对任何人来说都必然会带来巨大的烦恼和痛苦。情绪的波动必然会干扰理智,进而影响表现——无论是学习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
  • 《论语》里有一句话:“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这是说要分辨谈话的对象。可事实上,在分辨谈话对象之前很可能要先分辨自己,所以,“可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言而言,失言”。

3. 交流守则

为了避免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浪费不必要的时间,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以下三个讨论原则:

  • 第一个原则: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 双方想要进行有意义的讨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
      • 1.对话的目的是寻求真理,不是为了斗争。
      • 2.不做人身攻击。
      • 3.保持主题。
      • 4.辩论时要用证据。
      • 5.不要坚持错误不改。
      • 6.要分清对话与只准自己讲话的区别。
      • 7.对话要有记录。
      • 8.尽量理解对方。
    • 如果我们作为讨论的一方,发现对方已经不再“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那么就马上停止讨论吧
    • 如果我们作为讨论的一方,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已经不再“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那么就马上停止讨论吧
      • 每个人最终拥有的能力都是依靠积累获得的。积累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想明白这件事,就很容易做到心平气和,不至于像挨了打却又无能为力的孩子一样生自己的闷气然后开始仇视社会
  • 第二个原则: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 一旦有人认为自己掌握着真理,或者自己代表着真理,甚至自己干脆就是真理本身,他就可能已经陷入思维混乱的困境。不仅如此,他还会让身边的人遭受许多苦难
    • 经常认为自己掌握着真理,或者自己代表着真理,甚至自己干脆就是真理本身”的那些人,往往就是“自以为是”的人
    • 如果我们在任何讨论中发现参与者里面有“自以为是”者存在,那么最好的选择只有一个:退出讨论。
  • 第三个原则: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者理解

4. 正确复述

  • 一般沟通的过程包括:思考 -> 组织语言 -> 表达 -> 接收(听到)-> 理解、分析 -> 反馈
  • 在沟通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听者所理解的跟说者想要表达的不一致的情况
  • 如何避免?
    • 为了保证沟通顺利,往往需要添加一个验证机制,或者说反馈机制
      • 在沟通的过程中,当我们听对方(这里仅限于面对面沟通,不讨论书面沟通)说完之后,应该自觉避免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肯定理解对了。
      • 我们不妨套用以下句式进行验证、反馈:
        • “你的意思是……,是吗?”
        • “你的意思是……,我理解得对吗?”
  •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反馈:“那你的意思是……喽?!”,而后不等对方有所反应,就(群)起而攻之。如果遇到这样的“讨论者”,还是干脆避开为好。

5. 勤于反思,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

  • 在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被对方的“固执己见”挫败,但在对方眼里,我们可能也是“固执己见”的,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来自各个方向的局限,比如认知上的、经验上的。
  • 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只看到部分事实”或者“只看到自己这个的角度的事实”的情况。而“把部分事实当作所有事实”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它们也往往是各种冲突的根源。
  • 所以,我们需要反思,并且要常常反思。
    • 深刻了解经验的局限
    • 时时刻刻保持警惕,每次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时都可能存在风险
    • 使用记录,使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的经验
    • 通过观察和阅读汲取他人的经验
      • 每个人每时每刻都有观察的机会,但绝大多数人仅仅因为自己的态度问题就失去了积累、成长的可能。要解决这个态度问题,只需要在平时多琢磨一下“他们为什么那么想?”“他们为什么那么做?”“他们为什么那么看?”避免用“傻屄!”来评价那些与自己的想法、做法、看法不一样的人,就可以了。
    • 经常试用类比来跨越未知与已知的障碍
      • 阅历丰富、博览群书的人,肯定拥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因为他们在遇到未知的时候,更有可能迅速地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找到可以用来类比的信息。
    • 耐心等待以获得不能马上就得到的经验
      • 遇到不理解的问题,遇到不确定的想法,最好马上记录下来。不一定非要急着获得答案——马上获得解答往往是不可能的

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次跟外婆争论“红绿灯的问题”,到底是红灯亮时行人可以走,还是绿灯亮时行人可以走,实际上,她关注的是人行横道上的红绿灯,我关注的是汽车驾驶员看的红绿灯。所以,我们在发现有分歧时,先去问明白对方为什么这么说,具体细节是什么。

第 7 章 应用

1. 兴趣

  • 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2. 与其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

  • 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 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准确地说,是大量时间的投入。
  • 与其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

3. 我们的痛苦

  • 最常见的误解就是:当我们觉得痛苦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想象成全世界最痛苦的人。这是非常自然的,因为我们的痛苦我们已经体悟,而别人的痛苦我们又很难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所以,如果不去努力分辨的话,我们当然会认为“自己最痛苦”。
  • 了解这种关系的好处在于,如果我们真的明白自己所面临的痛苦其实并没有自己感受到的那么强烈,我们就很容易——或者起码是比较容易——忍受那些痛苦。我经常这样提醒自己:即使我再痛苦,在目前这种状况下,我肯定还不是最痛苦的人。我会想到几个人,然后再问自己:“你比他还痛苦吗?
  • 痛苦就是这样。一旦我们能学会在痛苦出现的时候运用心智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去,痛苦就会几近自动消失,而且在它被我们重新注意之前绝不会回来。
  • 我们不必过分害怕痛苦的原因在于,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功能——遗忘痛苦
  • 这种自我保护功能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如果不对这种功能加以控制,我们就会遇到尴尬——“反复重犯以往错误”的尴尬
  • 要解决“好了伤疤忘了痛”这个问题,有两个很简单却非常有效的办法
    • 一个办法是,面临尴尬的时候,一定要用文字、图画等形式把自己所遇到的尴尬记录下来——当然,最好是记录在同一个地方。记录之后还要养成习惯,定期拿出这些记录回顾一下
    • 另一个办法是,面临尴尬的时候,尽量弱化痛苦,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

4. 不要把时间都花在比较上了

  • 比较是相对的,相对是永远没有尽头的。很多时候,比较是一个坑,大坑。再干脆点说,比较就是陷阱。
  • 有些人看透了这一切,却选择了逃避。另一些人也看透了这一切,却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坦然接受。他们运用自己的心智力量去分辨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必须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之上的,而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无须比较同样可以获得的。接着,他们把时间花在寻找甚至制造那些无须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与幸福上
  • 生活无法彻底回避比较,但是,无须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和幸福也同样很多,只不过它们常常被人们忽略。于是,无数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追求必须通过比较才能获得的快乐和幸福,而他们最终获得的,只有更多的痛苦
  • 其实,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如果“成功”是与他人比较的话,那么“成长”则是与自己比较——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之间的比较。后一种比较显然比前一种对个体来说意义更大,也能够带来更加踏实的幸福感。
  • 常常问自己一些这样的简单问题对成长很有帮助:我做完这件事之后所获得的快乐和幸福是不是一定要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想清楚后,标记并优先实施那些无须比较就可以获得快乐和幸福的行动方案。

5. 运气

  • 浪费时间、虚度年华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拼命想控制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事物,却在自己真正能掌控的地方彻底失控。
  • 一定要想清楚并牢牢记住: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 尽管生活不应该盲目乐观,但一定不能失望悲观。神奇的是,乐观生活、坚持努力,往往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运气。大约2500年前,塞内卡就把这件事说得非常清楚:“所谓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了的时候机会来了。”
  • 千万不要相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骗子和营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一个人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对他来讲,不存在任何机会。机会时时刻刻都会出现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足够努力,做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当一个人准备好了的时候,随处都是机会,而且所有的机会都是切实的、可以把握的。

6. 人脉

  • 所有的人都喜欢并重视甚至偏爱一种交换——公平交换。
  • 尽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但他们的所谓“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某种意义上的“交换关系”。
    • 可如果某人自己拥有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那么他就更可能变成“索取方”,做不到“公平交换”,最终成为其他人的负担。这个时候,所谓的“友谊”也就会慢慢无疾而终。
    • 源多的人更喜欢也更可能与另外一个资源数量或者质量对等的人进行交换,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公平交易”更容易产生。
  • 往往只有优秀的人,才会拥有有效的人脉
  • 而那些不优秀的人,往往并不知道这样貌似简单的道理,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状况使他们只能扮演“索取者”的角色,进而把每一次“交换”都变成“不公平交换”,发展到最后,极有可能导致交换落空,因为谁都不喜欢“不公平交换”。他们每次落空的交换都会进一步给自己造成损失,使他们拥有的资源不是数量减少,就是质量下降,继而使他们沦为“索取者”的可能性更高——恶性循环。
  • 还有一些人,过分急于建立所谓的人脉,甚至全然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
    • “人们常用一些专门的词来描述这样的人,例如“谄媚”、“巴结”、“欺下媚上”、“拉关系”、“套近乎”等。
  • 从整体上看,人脉当然很重要。不过,针对某个个体来说,比人脉更重要的是他所拥有的资源
    • 有些资源很难靠白手起家获得,比如金钱、地位、名誉。
    • 然而,有些资源却可以轻易从零开始积累,比如一个人的才华与学识。才华与学识,是一定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
  • 如果一个人的身边都是优秀的人,就往往会出现没有人求他帮忙的景况,因为优秀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以耽误别人的时间为耻,同时,这些人恰恰因为能够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才被其他认为是优秀者。
  • 如果有一天,某个人经过长期的积累,真正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他必会惊喜于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所谓“高效”的人脉居然会破门而入。他所遇到的人将来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层面和意想不到的方向,而他自己也不再是过去一无是处的“索取者”,他扮演的将是“乐于助人”的角色
  • 一个优秀而有价值的人,自会引来很多其他的优秀而有价值的人主动为其提供帮助,而这时候的帮助往往是“无私”的。
  • 特别澄清一下,我并不是说,我们从此就不用关心自己身边的任何人了,或者说从此就无须与任何人打交道了。与人交往也是一种需要学习,并且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实践的技能。我只想提醒读者:别高估自己,误以为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妥善地处理与身边所有人的关系。
  • 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种表现:为某人某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
  • 总结:
    •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7. 自卑

  • 自信和自卑的衡量标准是在自己身上,还是要以别人为参照物呢?事实上,既不该在自己身上,也不该以别人为参照物。美与丑的分别、强与弱的不同、慧与痴的差异,并不依附个人观点而存在,也不会因为任何人的看法而改变。
  • 解决自卑的方法
    • 想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健康状态,要迈出的第一步就是——停止嘲弄他人。
      • 生活中我们很少真的遇到他人的“弱”影响了我们的“强”的情况。嘲弄别人“弱”往往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强”,而真的“强”是不需要证明的,需要证明的“强”其实是清楚自证的“弱”。
    • 更准确地说,克服自卑只需要“尽量漠视自己的优点”就好了。在一个“自卑”、“自信”、“自负”几乎全部被扭曲定义的社会里,一个人“尽量漠视自己的优点”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他会被赞誉淹没,因为他太“谦虚”、太“低调”了。其实,他也没做什么,只是做了一件所有成熟的人都善于去做的事情——让别人舒服。很多时候,所谓“谦虚”和“低调”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优化策略。
    • 还有一个相当不错的手段:在自己的语言中,把“优点”和“缺点”这两个词替换成“特点”。
    • 适当地放纵一下自己:承认自己是一个有缺点的人,是让心智获得解放的重要前提。
      • 拿出一张纸、一支笔,罗列一下你的优点和缺点,仔细分析一下:自己的缺点当中有没有可能会给其他人造成伤害的?如果有,请想办法克服。每个人都一定会有一些“无伤大雅的缺点”,适当地在这些方面放纵一下吧

8. 灵感来自积累

  • “例子这东西,跟钱一样,是攒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 现在看来,这些博学之人不见得是在“什么都知道”之后才将其写出来的,他们很可能是为了写出来才去搜索、积累,并发现了那些令我们惊奇的内容。
  • 素材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提前确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就可以积累很多原本甚至想象不到的素材——惊喜连连。
  • 不要无谓地相信什么“突然闪现的灵感”的存在。灵感这东西,就算存在,也不会是平白无故出现的,肯定是有来历的。灵感的出现,只不过是“量变到质变”的那一瞬间突然绽放的铁树之花。
  • “李敖读书法”
  • 所有的成功,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先花上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锁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确定它现实可行之后,运用心智的力量,在这个方向上投入更多的时间,比更多再多一点的时间。把时间当作朋友,一路前行。当时间陪伴你足够久的时候,它自会给你的耐心相应的回报。

9. 学会鼓励

  • 我有一个尽量坚持的原则: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鼓励身边的人,是一种并不被大多数人认为重要的美德。
  • 当我们不停地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开始进入一种他人无法想象的状态,成为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的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很多人之所以做事裹足不前,浪费时间甚至生命,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必须获得别人的鼓励才敢于行动的人。可是,我们却能成为另外一种人——我们可以不需要被别人鼓励——这是一种境界。

10. 真正的效率来自于合理的安排和自制力

  • 在做时间预算的时候,一定要留有空间。
    • 一方面,我们必须清楚肯定会有意外事件发生,所以要留出时间处理这些意外事件;
    •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使用适当的方法休息、放松,以便恢复精力,在良好的状态下做更多的事情。一个人除了工作、学习之外,一定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其他活动。
  • 要做一个正常人——这是每个人的权利。一个正常人,每天都要做很多工作和学习之外的事情
  • 你需要确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鱼和熊掌确实不可兼得——你必须选择。
  • 使用“黄金分割法”分配你的时间(6.18:3.82)
  • 通过一定的练习,你肯定能做到摆脱你的大脑的控制,进而完全控制它,或者至少做到部分摆脱你的大脑的控制,进而拥有一些控制它的能力。
    • 我们通过什么确信自己做到了或者至少部分做到了这种控制呢?
      • 方法很简单。看看每天自己做的事情里,有多少是尽管无趣却非常重要的,有多少是非常有趣却不重要的。
      • 如果我们一整天都在做那些非常重要但可能并无乐趣的事情,那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完全摆脱了大脑的控制,进而成为大脑的真正主人了。
  • 很多人半途而废,往往是因为把目标设定得太高,同时又对达成那么高的目标要付出的代价缺乏清楚的认识。这足以体现“自知之明”的重要性。我常常觉得,很多快乐是建立在“自知之明”上的。我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什么,同时也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不大可能做白日梦。
  • 培养自己的专注能力
  • 番茄工作法

11.节奏慢一点,不要浮躁

  •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生活节奏调整得慢一点。
  • 很多人的计划之所以无法坚持,是因为他们的计划实际上是“超人计划”——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我们应该记住的是: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去做,做很久很久。
  • 正确的策略应该是: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再确定它们是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稳步执行。

12. 物极必反

  • 绝对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
  • 尽量不要减少与家庭成员交流的时间
    • 为什么
      • “对一个人来说,家庭是最重要的。因为最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在很极端的情况下,依然支持我们的肯定是也通常只是我们的家庭——无论我们认为自己的家庭是好还是坏。”
    • 建议
      • 应该随身携带一个用于记录的工具,以便记录每次与家庭成员或亲属通电话的日期和时间——尤其是那些你并不经常联络的人
  • 最好不要放弃你的社交时间
    • 为什么
      • 我相信,这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是非常平凡的。平凡的人,终究有一天需要别人的帮助;就算不需要帮助,也偶尔需要安慰;就算连安慰都不需要,也可能偶尔需要陪伴。别人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在你身上呢?因为你们之间有“相互”、有“交换”。
    • 建议
      • 为了在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不碰壁,我们要学会不停地帮助身边的人。
      • 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运用自己的资源,为值得帮助的人提供帮助。一定要尽量抽出时间详细地回答前来问你一道难题解法的同学——只要你确实知道正确的解法,因为知识往往会在传递过程中让交流双方都发现新的意义。
      • 如果我们主动去帮助别人,那么接受我们帮助的人往往会加倍地感激我们。主动帮助的基本方式就是共享。
    • 最后,我们要明白一件事情:在决定是否给别人提供帮助的时候,要考虑他是否值得我们帮助。同理,当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的时候,他们也会有意无意地如此判断。所以,我们现在就应该拿出一张纸,把值得自己帮助的人的特征都写下来,看看自己是否满足这些特征?如果并不满足,自己是不是应该想办法改进?
    • 要想提高自己的社交质量,最好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倾注在“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件事情上——哪怕只在某一个方面。

13. 自我证明

  • 证明自己是大多数人自然的愿望。“证明自己”本身没有任何错误,但是,很多人实际上是挣扎着想“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殊不知,“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恰恰是最浪费生命的一种行为。
    • 为什么说不需要证明自己?
      • 如果某个人本身是出色的,那么不需要他去证明自己是出色的,别人自然会看到。
      • 如果某个人本身是平庸的,那么也不需要他去证明自己是平庸的,别人同样会看到。
    • 试图证明自己会产生什么效果吗?
      • 如果某个人出色,却仍然要刻意证明,可能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引来小人的嫉妒。
      • 如果某个人平庸,估计他不愿意向别人证明自己有多么平庸——事实上,他更可能会想尽一切办法证明自己其实并不平庸,那么,别人看到的就只是一个“小丑”而已
  • 为什么一个人明明比身边的人强,却得不到认可呢?
    • 首先,很可能只是他“觉得”自己比身边的人强而已。
    • 就算某个人确实比别人强,其他人也可能真的并没有察觉到,因为他们也同样觉得自己比别人强。
  • “我常常劝告身边的朋友,不用花心思和时间去想办法让别人承认自己比他们强,这几乎是没办法做到的。”
  • “如果你想不开,一定要让别人承认自己比他们强,那就听我的劝告,记住一件事:你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用,真正有用的是你比别人强很多很多。”
  • 事实上,了解自己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
  • 想明白了这一系列的状况,再去面对现实的时候,就要看我们自己的控制能力了。
    • 长久的观察和思考,有益于锻炼自己心气平和的能力,反正别人如何认为、如何评价、如何议论根本没办法影响一个人所处的状态。但是,一旦某个人开始为此心烦意乱、坐卧不安,甚至为此做出一些无聊的举动,那么他就不仅是倒霉,而且是可怜了,因为他已经被别人左右了。被别人左右,是一个人相当可悲的状态之一。

第 8 章 积累

  • 现状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态。如若一个人的心态受到了现状的影响,那么他的行为和决策都会随之发生变化。进而,行为与决策的结果形成新的现状,再次影响其后的心态……如果一个人不能运用自己的心智控制这个过程,那么他必然会沦为恶性循环的牺牲品。
  • 一个人的现状越差,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进而做出不现实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不能控制这种焦虑情绪的话,他就很可能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愿上帝赐予我从容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
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可以改变的,
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间的区别。”

  • 我更倾向于认为“接受不能改变的”比“改变可以改变的”需要更多的勇气,因为只有做到接受不能改变的(比如,已经发生的就不可逆转),才能接受积累的本质:天长日久。
  • 任何积累都需要时间,而且必然需要漫长的时间。也正因如此,大多数人才不肯积累,不愿积累,甚至不屑于积累。
  • 积累”与“复利”有着密切的联系。
  • 复利的力量与神奇在于,尽管本利的增长在最初一段时间里相当缓慢,甚至让人感觉聊胜于无,可一旦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也必须经过长时间积累),就能产生令人惊诧的结果。
  • 常言道“习惯决定命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些好习惯,养成得越早,一生的收益就越大。同理,坏习惯也是收复利的“高利贷”。
  • “怕麻烦”就是一种害死人的坏习惯
    • 很多人生活不幸,其实只不过是在做关键决策时因为“怕麻烦”而产生了失误……综上所述,无论做什么事儿,要是怕麻烦就废了。因为麻烦就是麻烦,它不会因为谁怕它就饶了谁,也不会因为谁不怕它就躲开谁。麻烦无所畏惧,麻烦化身无数,麻烦无处不在。想要做成事,必须不断解决麻烦。
    • 怕麻烦”之类的坏习惯与其他好习惯一样,“利息”并不高,甚至很低,只不过它“利滚利”。
    • 千万不要跟怕麻烦的人在一起,也不要跟怕麻烦的人交友,因为这种人会把他们惧怕的所有麻烦全都甩给朋友,瞬间就把所有的朋友——当然包括你——全都变成另一个更大的麻烦……接下来,背叛是他们唯一可选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 养成不怕麻烦的性格,才可能拥有耐心。耐心则是在任何工作、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前提。哪怕是在生活中,耐心也很重要。
  • 同样,不管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健康还是不健康,都是积累出来的。
  • 我们遇到的尴尬,大多都是自找的。过去犯错误,现在就要承担后果。这就好像黑帮片里的常用台词说的那样:“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 为了将来不再面临尴尬,必须改变今天的观念和行为。要坚信积累的力量,即便遇到了尴尬,即便感觉“没时间了”,也要选择积累。
    • 如果觉得积累已经来不及了,那就接受现实吧!想想看什么可以改变、什么不可以改变,找到能改变的领域,采取积累的策略,这是唯一的方法。
    • 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过去埋单。

2018.10.15 上海·北新泾(完成此笔记共耗时2个晚上加1个周末)